从超音速客机竞争看,苏联为何必然失败
按:被禁言七天,写点历史上的事吧,安全点。
前几天,美国个体户马斯克的火箭把美国宇航员送入太空,更牛皮的是,他居然还把发射的火箭给回收了。现在的美帝,貌似已经是科技实力独步天下、无人能敌了。
然而,有一个航空项目,就是到今天为止,美帝也没搞出来,五十年前的苏联和英国、法国却搞出来了。那就是超音速客机。
超音速战斗机早不算事了,但是超音速的客机需要解决的问题比战斗机复杂得多,毕竟上面坐着几百个不会跳伞的乘客,既要考虑安全和舒适性、又要考虑经济性,然后还要超音速,那就很困难了。现在正在使用的,无论是空客还是波音的客机,最大速度也就是0.8倍音速。
客机超音速那么难吗?滚犊子吧,其实五十年前就有超音速客机了。
现在最广为人知的超音速客机是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号,这个飞机无论是好看的造型还是巡航速度,都碾压现在任何波音和空客的产品,曾经飞行了十几年,从英国到法国,三个小时就到了,堪称一代名机。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当年苏联的超音速客机其实上天的时间更早。
那还是激情燃烧的冷战时代,那个年代虽然铁幕重重,危机四伏,好几次差点爆发核战争,但是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集团大搞军备竞赛,在客观上也推进了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期间由于各方用力过猛,也产生了很多奇葩的项目。
那个时候,苏联和美国在科技领域可以说是你追我赶。苏联先把活人送上了太空,美国被逼得没办法,为了显示自己更牛B,只能把活人送上月球。
在1960年,苏联的情报部门知道了英国和法国正在联合研制超音速客机的消息,苏联领导人命令,必须弯道超车,要赶在资本主义前面去!马上就开始部署研制超音速客机,这就是后来的图—144飞机。
据说当时的苏联工业间谍也窃取了“协和”飞机的部分研发理念,比如飞机在降落的时候,机头会降下来,以便于飞行员观察地面的情况,因为这个飞机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图—144的大部分东西还是苏联自己搞的,苏联的航空发动机是很牛B的,以至于俄罗斯直到今天还在吃那时候的老本。但是由于苏联当时在新材料方面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方面远落后于西方,再加上当时苏联主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都投入到了和美帝的太空竞赛和导弹竞赛中,也没有太多的余粮用在这种民用项目上了。
所以飞机虽然造出来了,但是带有强烈的苏联特色,那就是粗糙。
图—144飞机配备了四台苏联的巨型发动机,可以产生超过44,000磅的动力,比协和飞机的马力还大6000磅。但是由于飞机太重、速度又太快,而起落架轮子的材料苏联没办法找到很可靠的材料,但这也难不住英雄的苏联工程师们,他们给这架飞机安装了12个轮子,毕竟万一有两个坏了其他的还能用。
轮子解决了,但是降落之后的减速还是个问题,于是这个飞机就成了最后一代靠降落伞减速的民航飞机。这玩意现在只有战斗机才用。
还有就是噪音问题,因为这个飞机速度实在是太快,达到了2马赫,也就是两倍音速,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会因为持续摩擦发热,于是空调系统就要开足马力工作,再加上苏联特产高功率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飞机上的乘客就算挨着坐也根本听不见对方说话,如果有急事,还得靠递纸条。
好处是,这个飞机就不用放音乐了,因为啥音乐乘客也根本听不见。
而以上这些问题,协和飞机因为使用了最先进的碳纤维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技术,都解决得很完美。协和飞机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使用了计算机控制飞机发动机进气量的技术,这在今天也是很牛B的。
不过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苏联还是抢先一步制造出来了超音速客机,1973年,在巴黎航展上,苏联推出了图—144飞机,而那时候协和飞机还只有一个原型机。苏联的试飞员科斯洛夫曾经得意洋洋地对协和的团队说:“你们还是等着看我们飞吧。”
但是科斯洛夫也没得意太久,航展第一天,协和飞机的原型机做了一次简单的飞行,第二天,6月3号,准备出个风头的苏联超音速客机就在刚起飞不久就坠毁了,六名机组成员和八个地面上的人因此丧命。
这对苏联的研制单位和航空公司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后来直到1977年,这种客机才在苏联正式投入民航运输。但是在1978年,图—144又一次发生了坠毁,这也太吓人了,苏联只好停止了这种飞机的飞行。图—144总共只进行了102次商业飞行,其中只有55次是客运。一个有着浓郁政治色彩的项目,彻底宣告失败。
而后来的协和飞机完成了数千次的飞行,成为20世界最经典的设计之一。但由于飞机油耗太大,从纽约飞一趟伦敦,协和飞机的票价要8000美元,而波音747的头等舱也不过就是6000美元。2003年,协和飞机正式退出航空市场,总共服役了25年。
其实美帝的波音和洛马公司在1960年代也研制过超音速飞机,也并不是因为技术不行,只是因为成本和噪音的问题无法解决,后来主动取消了项目。到了1990年代,美帝的NASA又准备·开始研究下一代的“超音速运输器”了,他们觉得,如果有现成的超音速客机,那么NASA可以在实验上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这时候,协和飞机已经没几个了,而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经济正被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干得奄奄一息,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为了防止苏联以前的航空技术人员跑到伊朗等敌对国家去,和俄罗斯展开了广泛的航空技术合作。于是1993年,美国和俄罗斯租借了一架已经退役,但是依然能飞行的图—144超音速客机。
航空工业是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超音速民用航空器的难度就更大了。但无论军用还是民用航空,美帝走的都是市场化的道路,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市场资源调配要素,具备条件就上,不具备条件不瞎上。因此虽然美帝当年没搞出来超音速客机,但是他的战斗机和亚音速客机却始终占有着最大的市场份额。
而苏联当年举国之力,虽然搞出了超音速飞机,但其实一开始就注定了最终失败的命运。苏联一方面败在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也是败在了不尊重市场的体制上。
不过最终还能为美帝的科研出一把力,这也算是苏联航空工业的一次回光返照。
(全文完)
推荐阅读: